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娅[1,2,3,4,5] 陈凤 岳伟红 韦红[1,2,3,4,5] HU Ya;CHEN Feng;YUE Weihong;WEI Hong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庆400014 [2]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内科教研室,重庆400014 [3]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400014 [4]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5]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出 处:《继续医学教育》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基 金: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yjg220207);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2年院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EY2022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院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EY202101)。
摘 要:目的尝试建立以情景案例讨论为中心,以提升共情能力为目的的临床案例教学联合思政教学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生儿科轮转的儿科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预设的教学活动,实现共3个学时的以情景案例讨论为主的临床实践教学,逐步提升儿科系学生的共情能力。通过杰弗逊共情量表,比较学生实践教学培训前、后的共情能力。结果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138名儿科系学生,培训后的共情能力总分中位数为110.0(103.0,116.0)分,高于培训前的109.0(101.0,1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儿科系学生整体共情能力得到提升,以换位思考能力提升较明显,而同情心、观点采择能力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共情型疾病案例库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临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