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楠 WU Nan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出 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8-13,共6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SJA0962);徐州医科大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向”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文明撕裂“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基础之上,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资本主义文明促使地域性个体转变为世界历史性个体、地域性的共同体转变为国际性的共同体、各民族国家封闭性的物质生产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现代化生产活动。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私性和物化性导致作为个体的发展中国家与作为共同体的国际秩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国际秩序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成为异己力量,必然导致世界性的政治冲突和经济危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增进人类福祉”为旨归,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理论,不断推动各民族国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