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令法 Meng Lingf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82-97,共16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畲族口传史诗演述传统与多民族交融互动研究”(21CMZ022)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民族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民歌抄本在集体生活中不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又是彰显个体或集体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民歌抄本可从书写主体、书写载体、书写内容等角度进行多元分类,而无文字民族在借用汉字以记录本民族民歌时,不仅会出现以字记音的“错义”文字,也有根据语音创造的在既有文字中查无所依却意有所指的异体字。在民歌抄本中,少数文字旁还标有表音或纠错该字的汉字,而民歌抄本并非只是民歌本身的记录,相反,不同类型的民歌抄本在不同演述活动中还发挥着法器、题词、教学、传播等功能。民歌是一种“活态文献”,民歌抄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传统则彰显了其作为文献的活态性。民歌抄本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折射出特定族群的历史信息和当代面貌,是“记录民俗学”的核心对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