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哲石 Liu Zheshi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法学院 [2]早稻田大学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106090222)。
摘 要:司法实践将事后购买碳排放权作为违规排碳行为的出罪事由,需要在理论中确定出罪的正当根据与具体路径。事后购买的碳排放权对不同类型的违规排碳行为的意义不同。无权排碳行为人不具有排放资格,在交易阶段取得的碳排放权仅具有经济价值。超标排碳行为人具有排放资格,事后购买的碳排放权不仅具有财产属性,还属于行政机关概括授权增加碳排放配额的行政许可。污染环境罪具有行政从属性,超标排碳行为属于行政机关附条件同意的行为,不具有行政违法性的超标碳排放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超标排碳后购买碳排放权的行为,属于污染环境罪中“违反国家规定”要件概括性设立的行政程序条件,实施该行为能够阻却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无权排碳后购买碳排放权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符合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但事后碳排放权交易行为阻却了无权排碳行为的需罚性,可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等刑事程序出罪事由阻却刑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