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阮春黎 Ruan Chunli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2019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周淑安的音乐思想与贡献研究”(FJ2019B128);2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二战’后大陆迁台音乐家群体与文化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21YJC760062)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初,在“欧风美雨”冲刷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西优中劣”的思想,“国乐”传承面临窘境,更遑论发扬。西学背景深厚的周淑安在向国人介绍西乐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提倡国乐,其国乐承扬理念与一系列的国乐实践在当今看来极具勇气和前瞻性。本文从周淑安在厦门大学的“国乐学侣”身份展开,以新挖掘史料入手,结合手稿与回忆录,深入分析周淑安的“国乐”实践成果,对其涉及的诸多“国乐”门类的学习、表演、整理、编创等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其国乐承扬理念及实践的影响和价值。在处理中西音乐关系上,周淑安不仅是西方音乐本土化的引领者,更是中国音乐民族化的先行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