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韶 Lin Shao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出 处:《西部法学评论》2024年第4期10-22,共13页Western Law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化开放创新范式下企业知识产权市场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机制研究”(21&ZD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生成式AI以数据和算法双轮驱动创新技术产业生态,但也给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带来新的威胁和挑战.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机制削弱了传统个人信息保护“知情—同意”规则的功效,在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维度容易滋生劣质信息,诱发个人信息泄露等迭代风险.递进诠释生成式AI应用语境下的个人信息安全挑战,生成式AI技术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治理规范、治理主体以及治理规则等方面存在适配失衡,应立足于网络化开放创新范式,探索生成式AI个人信息保护“技”与“法”的协同治理路径,破解生成式AI应用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困境.网络化开放创新范式下生成式AI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实现路径,应在治理模式上实现从管理型治理迈向合作型治理;在治理规则上,坚持“知情—同意”规则的动态改造与解释扩张;在治理方式上,创新“数据-算法-平台-用户”四要素的全链性规制;在合规治理上,构建技术服务提供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合规治理体系.
关 键 词:生成式AI 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化 开放创新 知情同意
分 类 号:D922.17[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2.16[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