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川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地方政治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91-102,共12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基层公共政策社会化问题研究”(22FZZB021)。
摘 要:中国的财政体制具有自上而下的政治性和动员性,财政缺口不仅是对政府财政收支实然状态的描述性概念,更成为一种通过动员实现上级或中央政府简约治理的政策工具或思维方式。县域财政缺口的形成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即政治目标与自主性财政能力的距离。中国自古形成的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下的不完全财政,使地方财政缺口产生了对资源动员行为的驱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治加压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缺口“不完全转移”的情况下,县域政府超越中央财政对地方经济权力的收放周期,表现出持续性缺口动员行为。县域政府进行缺口动员的行为方式包括对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动员,其本质乃是对缺口的转移、扩散甚至扩大,其后果则是政府对政府资源、社会信任和金融信用的全面透支以及透支型政府的诞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