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延”到“实时”:影像的自动机制及其时间性  

From"Time Delay"to"Real Time":The Automatic Mechanism and Its Timeliness of Im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亦冉 甘锋[2] Xiong Yiran;Gan Feng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2]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69-77,共9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探讨影像的自动机制时,时间性的表达无疑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线索。现代主体与时间客体始终处于某种对抗的关系之中,而这种关系正是借助自动机制得以实现的。自动机制表现为类比复制、连续和投影等形式,同时又以影像的方式表达着瞬间、时延、实时等诸多时间变体。摄影对时间的记录是一种基于“瞬间”的即时视觉,因此展现为“时延”的时间机制。数字影像则以“实时”的形式表达当下因果关系的变化,它使得电子取代了光学,仿真的数字转换取代了类比的自动机制,以此改变了影像的成分及其在时间中的组合方式。概言之,摄影本体论对抗时间,数字本体论却占有时间。前者是对过去时延的当下见证,凸显了时空连续性以及投射影像的被动性;后者则是对现在变化的实时表达,并以数字符码构建时间影像,由此展现出实时取代时延的趋势。

关 键 词:影像 自动机制 时间性 时延 实时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