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163-163,共1页
摘 要:王松在《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战国前后,随气化宇宙论的逐渐成形“风气”一词作为天象的标记诞生了。先秦到汉代,“风气”在气化宇宙论中因与时空秩序关联而屡屡出现于当时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形成了风气/时空一生成物的关系模式,成为后世风气隐喻的原型。魏晋到唐代,风气成为人物品藻与艺术品鉴的审美用语,词、物分离,成为一种隐喻,而风气/空间一人的关系是其原型。宋代以后,气化论宇宙中形成的观风察气的认知模式,也随“风气”概念的史学化被吸纳到历史研究中:透过多变的社会、历史现象,由表及里,以究明生成此种现象的根源。风气一四时的关系模式被扩展为风气一时代的关系,使其由自然时间中的天文现象变为人文时间中的历史与社会现象,“风气”一词也成为重要的人文概念。至近代,“风气”一词的阐释重心愈发向“风”偏移,梁启超就将“风气”解释为时代思潮。对“风气”概念的改造和使用,展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独到的关系思维模式与传统史学重视由表及里、见微知著、变中观常的传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