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尧翀[1] Wang Yaocho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9期117-131,共15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资助成果。
摘 要:理解布莱希特戏剧哲学的历史视野,源于现代戏剧理论中一支有限的德意志传统,后者以确立戏剧之规范功能的摹仿论为形而上学背景,历经黑格尔、尼采及卢卡奇等关键节点,确立了从“悲剧”到“非悲剧性戏剧”的演化脉络。布莱希特关于叙事剧的理论与实践奠基于上述思想源流,试图为科学时代的戏剧重构规范。布莱希特的戏剧哲学依从理性的分离效应来重建戏剧的形式原则,要求“戏剧”非艺术化,以非亚里士多德式“惊异”的诗学取代传统的“共鸣”的戏剧美学,从而将戏剧的形而上学转变为“戏剧”的物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