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骁航 Song Xiaoha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4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4年第3期43-49,56,共8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摘 要:鲁迅在小说《长明灯》从“吹灯”到“放火”的既往解读思路下,长明灯的文学意象内涵常被笼统化、模糊化处理,事实上,对这一意象的分析当结合小说对长明灯的细节描述与特定时空的历史语境。长明灯实为鲁迅对1920年代中期兴起的国粹复古思潮的具象描摹。在这一描摹中,鲁迅借助吉光屯中人与反抗的“他”双重视角,对长明灯的神圣性进行了解构,指出了所谓国粹者事实上的僵化与亡。相较晚清留日与投身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在1920年代中期重启“思想革命”下对于传统的批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剖析。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鲁迅在重启“思想革命”中的批判性思想尤为值得我们重视,并从中取具有启示意义的思想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