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的“苏联化”与“去苏联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子诚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8期161-161,共1页

摘  要:洪子诚在《文艺研究》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20世纪50到7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关系,出现了从将苏联文学奉为学习榜样到决裂、分道扬镳,也即从“苏联化”到“去苏联化”的过程。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奉行全面学习苏联文学的方针,1934年在苏联诞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50年代初被确定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准则”当代文学的许多理论概念,如“人民性”“党性”“典型”“世界观和创作方法”“倾向性”“真实性”“写本质”“干预生活”“无冲突论”等,均从苏联输入。苏联文学的影响,涉及理论、体制、形态和具体作家作品等方面。这也使得中国当代文学在50年代初开启“正规化”进程,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中,带有“精英”倾向的提高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关 键 词:中国当代文学 苏联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艺研究》 无冲突论 普及与提高 洪子诚 干预生活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