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刚[1]
出 处:《学术界》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23BKS10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动态平衡。物质贫困虽然从整体上决定精神贫困,精神富裕却并非物质富裕的必然结果。从城乡关系意义上说,精神贫困是人类现代性的消极后果,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表现出“城市病”或“乡村病”等典型症候。而作为消除精神贫困、解决城乡精神文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创新性发展的产物,也是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价值旨归。它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以“物”支配“人”、人的发展从属于资本的资本至上逻辑,并因构建城乡交融互哺的精神生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劳动—资本”关系的辩证统一而创造了城乡精神文明新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