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交换与交流:抗战时期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Mutual Aid,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uring the Anti Japanese Wa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善玲[1,2] WEI Shan-ling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留学报国:抗战时期的出国留学与教育反哺研究”(22FJKB010)。

摘  要: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在互设奖学金、互派教授、互赠图书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合作,互助、交换与交流成为战时中外高等教育合作的典型特征。不过,当时的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呈现出外国积极主动而中国被动响应的特征,且政府干预较多、政治色彩浓厚,纯粹的高校之间的合作则显得较为薄弱。尽管如此,各国间的互助合作,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文化、学术的交流,客观上也推动了战争的尽快结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 留学生 奖学金 国民政府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