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时间时间,让开始开始——聆听讲座“艺术通感课堂的设计与探索”有感  

Insights from an Art Syneasthesia Workshop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晨曦[1] 

机构地区:[1]中北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钢琴艺术》2024年第8期35-38,44,共5页Piano Artistry

摘  要:《礼记·乐礼》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通感”(Synaesthesia)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德国心理语言学派一“在个人心理过程中感性的印象是产生这种心理过程的客观因素,这种印象不断重复,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不难看出,“通感”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钱钟书先生在1962年提出:“通感就是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中,主体各种感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之间相互沟通而产生某种相似或相通感受的一种心理现象。”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便会出现相对应的感觉。

关 键 词: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艺术通感 钱钟书先生 艺术欣赏 心理语言学 艺术创作 设计与探索 

分 类 号:J62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