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二重奏何以中国化——叠艺“作乐”观  

Reimagining Piano Duets:A Chinese Artistic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孜乐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  处:《钢琴艺术》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Piano Artistry

摘  要:钢琴二重奏于当今社会发展而言早已不是陌生词汇,近年来,在“叠艺”的领衔突破下更是于专业教学中不断兴盛。根据现有文献显示,钢琴二重奏的出现甚至要早于独奏形式,其维形出现于16世纪末的英国。此后,无论是巴洛克时期,还是古典、浪漫乃至现当代音乐,都陆续出现了钢琴二重奏作品。今天我们说起钢琴二重奏,可喋喋不休地谈论西欧庞大的作品库中浩瀚的文献,而当钢琴二重奏形式流入各个国家时,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都会十分默契地将本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语汇融入其中,如俄罗斯钢琴二重奏创作就以民族音乐为素材彰显民族特性——拉赫玛尼诺夫的《六首钢琴小品》(Op.11)、《意大利波尔卡》等都将俄罗斯民间音乐介入钢琴二重奏创作。于钢琴二重奏这一形式而言,似乎每个国家都有着其自成体系的历史与传统,中国亦是如此。

关 键 词: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二重奏 巴洛克时期 钢琴小品 民族音乐 波尔卡 俄罗斯民间音乐 民族特性 

分 类 号:J62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