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丽[1] 蔡瑞明[2] 赵纪强 林民专[2] 陈志勇[2] 彭娟[1] Zhao Li;Cai Ruiming;Zhao Jiqiang;Lin Minzhuan;Chen Zhiyong;Peng Juan(Department of Pathology,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jor Obstetric Diseases,Guangdong Provinci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igher Education Joint Laboratory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50,China;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50,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母胎医学高校联合实验室,510150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科,510150
出 处:《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A03J0892)。
摘 要: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肿瘤已取代排斥反应等其他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成为导致受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与普通人群相比,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2~4倍,且预后更差[2]。许多危险因素与移植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有关,包括免疫抑制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致癌性病毒感染和阳光照射。有数据显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时间>10年者,其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达20%,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影响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1,2,3]。本文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例肾移植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受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近年来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治水平和改善受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