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 处:《扬子江(诗刊)》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Yangtze Jiang Poetry Journal
摘 要:何晓坤诗歌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是其诗歌很难被定义与归类。与其说何晓坤的诗歌主题是“破碎的、玻璃质的、飘忽不定的”,不如说他的诗歌是液态的、流动的、灵活的。“这种破碎和飘忽,由最初的痛苦、纠结、挣扎、突破慢慢演变成悲焖、杆悔、赎罪、宽恕,到最后是淡定、豁达、空明、放下。这其实也就是修行修心的过程”。何晓坤出身昭通师专的校园诗人群体,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与“第三代”“后朦胧”属于同一时期却没有被其裹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