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28期105-108,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算制项目(82373042)。
摘 要: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评估移植肾功能常规的免疫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于血肌酐检测和移植肾穿刺活检。但血肌酐检测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免疫排斥状态,而移植肾穿刺活检则具有创伤性,不适合长期应用。因此,临床亟需寻找一些操作简单且足够准确的免疫监测标志物,以便准确地识别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并指导临床治疗。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表达并分泌的活性物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其中,与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有IL-10/TNF-α、IL-33、IL-34、IL-6等。在这些细胞因子中,有些能够增强免疫应答,促进排斥反应发生;有些则能够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维持免疫耐受。因此,这些细胞因子有望成为肾移植术后免疫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