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戚学民[1] Qi Xuemin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5期169-179,共11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清代学术史研究中,清代经学史更受重视,理学史的研究相对薄弱。清史《儒林传》关于理学史的记载,特别是《儒林传》第五次稿的理学史论述尤有价值。该书仅记载理学人物的就有33卷,正传更记载了86人之多,是清史《儒林传》理学人物记载数量最多的一稿。《稿本清史儒林传》是清史《儒林传》第五次稿的工作本之一,披露了该书理学史记载的部分形成过程。该书由陈伯陶等人纂辑,成书于1901至1906年间,新辑正传者有芮长恤等36人,《唐鉴传》等44个传记继承原有稿件,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这些新辑和增辑的传记使得清代理学人士谱系得到了扩展,其学术宗旨被重新书写,学术著作的主旨与成就得到了强调。清史《儒林传》第五次稿纠正了从阮元开始的清史《儒林传》对理学人士的低调记载,对理学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