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猛[1] WANG Meng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121-131,共11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西南民族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华各民族文学交融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文献与理论话语研究”(项目编号:ZY20240100)阶段性成果。
摘 要:魏征在《书·文学传序》针对南北文学“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的概括,成为南北文学融合论的经典观念。对北朝文学“词义贞刚”所指,学界往往以质朴、刚劲、刚健进行诠释,且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和歌谣结合,进而形成一种对北朝文学风貌的建构话语。然而,以“词义贞刚”概括文学气质,初唐仅见于《隋书》和《北史》,南北朝文论中也并无相似的表述。文章从汉魏南北朝“贞刚”一语的源起演化过程到《隋书·文学传序》撰述的思想文化语境考察,重新梳理“词义贞刚”生成过程与阐释理据,揭示“贞刚”与易学思想的内在联系,结合贞观时期以易学为纲维的政治文化活动,发掘魏征等人在构建南北文学融合图景时以北朝“词义贞刚”为中正的深层意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