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的文化空间意蕴  被引量:1

The Cultural Space Connotation of Hani Terraced Field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阎莉 李桃[2] Yan Li;Li Tao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95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阳550002

出  处:《学海》2024年第5期140-148,共9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生命共同体视角下西南山地梯田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22XMZ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文化空间”一词开始出现在人类学领域之后,学界纷纷借用这一概念来探讨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文化空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们理解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文化空间的重要性,我们选择哈尼梯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哈尼梯田的文化空间构成、活态性特征、社会性表述。通过探讨,我们发现哈尼梯田文化空间是在哈尼人利用自然环境构建农耕场所中形成的,是哈尼人生存实践的产物。这一特征也使哈尼梯田文化空间脱离了作为生产场所的局限而成为活态性文化,与哈尼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梯田文化空间作为社会性表述将哈尼人凝聚在一起,让哈尼人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成为被群体认可和接纳的社会成员,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借此感受到民族凝聚的力量。这正是哈尼梯田文化空间所体现的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哈尼梯田 文化空间 活态性 社会性表述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