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100029
出 处:《心肺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9期1011-1014,共4页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基 金: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LX202112)。
摘 要:自1980年,第一台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问世以来,该设备已成为心源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基石^([1-2])。过去数10年间,ICD的设计不断改进,算法也不断优化,但是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经静脉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transven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TV-ICD)始终难以克服与电极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如操作不慎导致气胸、心脏穿孔,如严重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导线脱位、断裂以及拔除困难等^([3])。除此之外,有的患者缺乏合适的静脉通路,可能导致无法置入TV-ICD。
关 键 词:皮下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