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歌小调的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探究——以《包楞调》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鹤鹤 王丽 

机构地区:[1]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2]贵州开放大学

出  处:《黄河之声》2024年第14期8-11,共4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摘  要:在演唱艺术中,情感的表达、传递是使演唱者与听众产生内心共鸣的关键,而清晰标准的咬字吐字对于情感的诠释和表达起着决定性作用。山东民歌小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咬字吐字方式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显著特征。《包楞调》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咬字吐字方面,对音节的清晰、韵律的流畅、音调节奏变化,以及细腻独特的口音处理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赋予歌曲丰富的情感层次。本文旨在通过对《包楞调》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的探究,揭示山东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价值,以期为相关民歌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 键 词:咬字吐字 情感表达 山东民歌 《包楞调》 

分 类 号:J616[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