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招崇[1] ZHANG Zhaochong(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Deep-time Digital Earth,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0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北京100083
出 处:《现代地质》2024年第4期1205-1208,共4页Geoscienc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29037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652023001)。
摘 要:1火成岩的分类命名基础在很多中文文献中,经常看到不少作者利用(Na_(2)O+K_(2)O)-SiO_(2)图(TAS图解)对深成岩进行分类命名(图1(a)和(b))[1-2],然而这种分类方法遭到不少学者的反对,认为深成岩的分类应该以矿物为依据。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依据矿物组成还是化学成分。要搞清这个问题,本文还是以国际地科联(IUGS)火成岩分类委员会推荐的方案为依据。1968年,在时任IUGS主席BarthT.F.W.建议下,火成岩分类委员会(Subcommission on the Systematics of Igneous Rocks)于布拉格国际地质大会之后成立,其隶属于IUGS岩石学委员会,负责考虑火成岩分类和命名的各种问题,并向IUGS提出确切的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