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自然变异构树的转录组学分析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媛媛[1] 梁超 王哲 王文君[1] 王念[1] 翟晓巧[1] 

机构地区:[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8 [2]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郑州450005 [3]平顶山大学,河南平顶山467000

出  处:《河南林业科技》2024年第3期17-19,共3页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饲用构树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项目编号:202102110076。

摘  要:构树在我国分布广泛,变异度高,野生构树在各地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的差异在树皮类型上发生变化,优良性状亟待挖掘,其分子和遗传学研究较少。研究中,使用第2代测序和全长转录组测序来发现白树皮、红树皮和条纹树皮构树之间的差异。共鉴定了9172个全长转录本,94.86%的全场转录组序列从至少一个数据库中成功注释。共检测到43475个基因,进行了3次比较,上调的差异基因与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植物和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有关,下调的差异基因参与光合作用、抗坏血酸和阿糖代谢。部分序列的表达水平通过定量实时PCR法得到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初步阐明了白皮、红皮和条纹皮构树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为构树新品种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构树 树皮颜色 转录组 分析 

分 类 号:S792.99[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