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重考李金发诗歌在1920年代的接受情况  

From“few answer”to“the Oriental Baudelaire”born——Reexamining the reception of Li Jinfa′s poetry in the 192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欢 JIANG Huan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123)。

摘  要:作为中国象征诗的先驱,学界通常将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视为中国象征主义诗风兴起的标志,而李金发的诗作与当时诗坛诗风格格不入的“晦涩”“怪异”面貌,也让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李金发的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反应强烈”,带来了令人侧目的“骚动”。通过对1920年代李金发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事实进行重新梳理和勘定,发现李金发处女作《弃妇》和诗集《微雨》均未引起文学界的大规模讨论。正式的诗歌批评仅有赵景深《李金发的<微雨>》、钟敬文《李金发底诗》和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三篇,且《微雨及其作者》极有可能出自李金发本人之手。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李金发在其诗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自我经典化”的隐形作用,再结合来自30年代论家们外围的“合力”,最终在1930年代以后使得李金发成为中国新诗象征派的第一人。

关 键 词:李金发 早期象征诗派 《弃妇》 《微雨》 新诗接受 自我营销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