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超 吴水荣[1] 陆霁 ZHANG Chao;WU Shuirong;LU Ji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
出 处:《林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森林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500103-6016)。
摘 要:森林碳汇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可量化的生态公共产品,但在其消费上未很好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较低,不能准确反映森林的碳汇价值,如何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科学问题。文中系统梳理了国外有关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林情,提出建立健全我国森林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1)建立和完善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完善重点生态碳汇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分配机制;(2)建立健全纵向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制度,对不同森林类型实施差别化动态补偿;(3)设立国家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专项基金,由基金会参与实施和管理,通过税收、碳交易、贷款和资助等方式多渠道筹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