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军[1] Liu Xiaoju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遗产》2024年第5期86-97,共12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小说评点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273)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清时期不少士人因生活贫穷、仕宦困窘而忧愁愤懑,通过评点小说来谋求生计、发摅愁思,形成小说批评史上的“穷愁评书”现象。“穷愁评书”本质上是“穷愁著书”的变体,评点者出于治生与立言的需要,采用批点、修订等方式,在他人的著述中嫁接、移植自己的思想情感,并通过出售小说评本获取经济利益。由于有着相似的人生体验,“穷愁评书”者更容易走进“穷愁著书”者的内心世界,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小说的意蕴内涵作出身临其境般的解读。对“穷愁评书”现象的揭示,有助于将小说评点研究从评点文字、评点本等“物”的视角转向评点者这一“人”的视角,从而关注评点者的生存状态,了解评点者为他人写心、为自己代言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