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巍卓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127-128,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在中国现代学术史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对思想界产生过总体影响的一部经典著作。回到今天的社会学,无论着眼社会外在的联结与团结,还是挖掘社会的内在底蕴及其蕴含的诸文明传统,归根结底是在发端处,将社会理解为完整的、活泼的生命。在此基础上,我更倾向用“社会生命”的视角考察《手稿》的社会学启示,尽管马克思本人未提出过这个概念,但《手稿》关注的“人”,既是自然史意义上的、感性的、肉身化的个体生命,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
关 键 词:人的生命 社会存在物 自然史 《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总体影响 社会学 主体存在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