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下塔河2号棉铃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boll in Tahe 2 under chemical topping and artificial topp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西京 杜东 郁洁 余智斌 韦继超 楚光红 李天义 曹娟 Tian Xijing;Du Dong;Yu Jie;Yu Zhibin;Wei Jichao;Chu Guanghong;Li Tianyi;Cao Juan

机构地区:[1]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拉尔843300

出  处:《中国棉花》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China Cotton

基  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强企”科技创新骨干人才项目“新疆南疆企业优质机采棉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创新团队”(2022CB004-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科研项目“优质陆地棉塔河2号的良繁与推广”(2021NY0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科研项目“生态环保型棉花新品种的选育”(2019NY06)。

摘  要:为充分了解高产陆地棉品种塔河2号的结铃空间分布特征,2023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九团21连选取2种不同打顶方式(化学打顶、人工打顶)高产棉田调查棉铃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单株果枝数、主茎各节位铃数、主茎各节位籽棉产量、成铃率和单株籽棉产量在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种打顶方式下主茎各节位铃数、主茎各节位籽棉产量及其对单株籽棉产量的贡献率自下而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主茎节位铃数分别以中部第9节位和下部第8节位最多,中部及以上节位铃数占到总铃数的76%以上(85.40%、76.46%);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下铃重6 g以上的铃数分别占72.14%和63.79%,其中>6~7 g分别为31.15%和29.74%,>7~8 g分别为25.14%和23.27%,>8~9 g分别为15.85%和10.78%。综上,中部及以上节位是塔河2号群体籽棉产量形成的主要节位,6 g以上铃较多是塔河2号产量突出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塔河2号推广及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棉花 高产 早中熟品种 塔河2号 产量 棉铃 成铃结构 空间分布特征 

分 类 号:S56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