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鑫[1] 易蕊 肖波[1] 刘达 李浩[1] 杨淮河 吴良红 刘书玲 周江军[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骨科,江西南昌3300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北京1007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4]江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1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4年第5期946-949,共4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 金:全军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2022]17-02);江西省卫健委计划(编号:20204826);鹰潭市培育项目(编号:YKC[2021]-60-02)。
摘 要:目的比较一次性微创通道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D)与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3例,其中,TD组28例,PTED组3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以及术前、术后腰腿痛VAS、JOA、ODI评分、MacNab分级等随访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TD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少于PTED组,PTED组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少于TD组。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TED组术后第3天的腰痛VAS评分优于TD组,两组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PTED组优良率为94.29%,TD组优良率为92.86%,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与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