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大理白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室,云南671000 [2]漾濞县彝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中心
出 处:《环境与健康杂志》2024年第7期622-625,共4页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摘 要: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5.21”地震灾区11个受灾乡镇的水质卫生状况,及震后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特征,为灾后饮用水卫生监测指标的选择及应急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集“5.21”地震后2021年5月22—12月20日漾濞县受灾乡镇水源水、饮用水,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采样地点、不同水质类型等构成指标分析监测结果。结果表明,震后监测受灾乡镇水样共548份,合格率为65.15%。震后应急期、过渡期、重建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68%(121/273),72.92%(52/192),78.31%(18/83)。震后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34.62%(18/52)、81.18%(69/85)、65.69%(270/411),应急期合格率分别为0、71.80%(28/39)、58.49%(124/212)。受灾乡镇水质合格率太平乡(40.0%,12/30)最低、震中秀岭乡为65.52%(38/58)、苍山西镇(80.29%,167/208)最高。监测指标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均低于80%,应急期大肠埃希菌、总大肠菌群低于70%,说明水质污染严重且受到粪便污染。不同类型水质、不同受灾乡镇、不同时期水样及不同监测指标合格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地震灾害对当地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响。地震发生后应及时监测灾区水质,加强水源管理、饮水消毒,保障灾区饮水安全,防控饮用水污染及水源性疾病发生。
分 类 号:R123.1[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