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丽[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
出 处:《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1期128-146,共19页
摘 要: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随着大规模的积案清厘运动的开展,“湖南积案议处成案”应运而生。“湖南积案议处成案”被制定的目的是对地方督抚司道积压案件的行为进行追责,其性质为专门性的单行行政法规。因律例纂修,“湖南积案议处成案”先后演变为“外省承审事件事例”和“稽查积案则例”,它们共同构成“稽查积案专例”。为防治积案问题,清廷制定其他相关定例与稽查积案专例进行衔接,地方清讼章程或省例对稽查积案专例加以补充。稽查积案专例因其追责对象的特定性,体现了首抓“治官之官”的治理逻辑。但因该专例被选择性适用而体现实效性差异,导致承审压力的分散与下移。单一的行政追责无法遏制汹涌的诉讼浪潮,清朝中后期一直存在积案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