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金倩 孙迪亮[1] Pan Jinqian;Sun Diliang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12,共6页Journal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世纪末期,恩格斯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与法德两国的现实状况写成《法德农民问题》,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政党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成员来源,争取和团结农民将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产生莫大的助益,而教育农民是争取农民的关键环节。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对农民教育路径进行了探讨和规划,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思想引领与实践示范相结合,全面兼顾与重点关注相结合,外在灌输与内在自省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深刻领悟与体认恩格斯晚年对农民教育路径的设计,对于当下中国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的质效性,凝聚广大农民的共识与行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刻的现实镜鉴作用。
关 键 词:恩格斯 《法德农民问题》 农民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阐释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420[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