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留彪
机构地区:[1]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党史文苑》2024年第9期89-91,共3页
基 金: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资助科研项目“马克思自然观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然及自然观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很多哲学家和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亦是如此,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中学时期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提出了自然这一概念,并以此论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到后来享誉世界的《资本论》,通过梳理马克思多部著作中自然观的内在理论逻辑,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蕴。
关 键 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自然观 《博士论文》 生态意蕴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现实启示 《资本论》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