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敏[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0119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9期107-116,共10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红色文艺与百年中国研究”(项目编号:21&ZD2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红色中国的域外书写及传播研究(1934-1979)”(项目编号:21AZW019);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930-40年代中外作家的中国西北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22H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柯仲平终其一生力倡和实践文艺的“大众化”,形成了自己的大众化理论体系。他的“大众化”系列文论都是伴随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深化并在其文艺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内蕴着丰富的中国革命文艺的现代化经验及大众化的人民性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时代特色。他的创作散发着浓烈的乡土“中国味”,彰显着来自人民大众的“活的”民族形式,以能够代表广大民众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的“大众化”作品,表征着文艺为大众代言的时代诉求。对民间文化资源的汲取、改造和利用,创造“新的民族形式”,“综合”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开放视野,成就了柯仲平文艺创作的内在精神蕴含和独特气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4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