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沛霖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文学院,41008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9期167-177,共1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编号:16ZDA1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抗战全面开始以后,文坛涌现出一批具有“教材”特点的新诗选本。这些选本的编者以中小学生和一般民众为拟想读者,将选本定位为“战时补充教材”、“国语补充教材”、“民众课本”或“青年读物”,旨在遴选可作为读者战时精神食粮的新诗作品。选本中的诗作主要分为“抗战叙事”和“抗战抒情”两类,叙事层面主要包括英雄事迹、战役纪实和军事知识等,抒情层面主要包含抒发爱国情怀、鼓舞杀敌情绪、抚慰伤兵难民等。在编选特点上,注重诗歌作品的“适配性”和“鼓动性”,以及选本的“整体性”。这批新诗选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抗战教育、新诗史和选本史的发展,但也存在新诗艺术探索、选本经典功能上的缺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1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