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永忠 Yongzhong Xing(Yazhou Bay National Laboratory,Sanya 572024,China;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Hongshan Laborator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机构地区:[1]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亚572024 [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武汉430070
出 处:《科学通报》2024年第26期3831-3833,共3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如何实现水稻单产持续增产一直是水稻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稻的矮化育种、株型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历程使水稻的单产得到了迅速提升,这得益于矮杆基因、理想株型基因、雄性不育和恢复基因、高产优质基因等各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优良等位基因的发掘和应用[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