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2]毕节市恒蔬无疆数字农业有限公司,贵州毕节551700 [3]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贵州毕节551700
出 处:《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7期85-88,共4页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基 金:毕节市科学技术局科学技术联合基金项目(毕科联合字zy[2022]6号)。
摘 要: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冬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寻求冬荪最佳栽培方式,为冬荪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菌材长15 cm横向铺设+菌种3 kg/m^(2)+竹碎料3 kg/m^(2)+麦麸+白糖+覆盖菌材+覆土4~6 cm+覆盖木叶2~3 cm”为参照,实施不同水平的菌种播种量(T_(1)~T_(3))、不同规格菌材及菌材铺材方式(T_(4)~T_(6))、不同种类菌种覆盖料(T_(7)~T_(9))、不同覆土厚度(T_(10)~T_(12))和不同覆盖物及遮阳方式(T_(13)~T_(16))的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冬荪农艺性状特征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对17种栽培方式下冬荪栽培结果指标中的7个主要因子变量进行分析,高秆肉质型冬荪最适合“底层25 kg长木材(长度10 cm,径粗5 cm)栽培料+2 kg菌种块状均匀分布+3 kg竹碎料(长5~8 cm)覆盖料覆盖菌种+营养料(0.5 kg白糖,0.5kg麦麸)+上层15 kg长木材(长度10 cm,径粗5 cm)栽培料+土壤覆盖4~6 cm+地表覆盖3 cm木叶遮阳”栽培技术组合产量最优。由此可见,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冬荪的农学特征和产量有重要影响,选择适合的栽培方案对冬荪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