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邯郸市第一医院脊柱与骨肿瘤一科,河北056002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4年第9期965-96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31958)。
摘 要:目的观察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腰骶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2-01采用PKP治疗的84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腰骶疼痛,根据术中穿刺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穿刺组(n=49)和双侧穿刺组(n=3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责任椎体局部和腰骶疼痛程度,采用ODI指数评价患者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上述指标达到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异和患者可接受症状状态的比例。结果单侧穿刺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少于双侧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责任椎体局部疼痛VAS评分、腰骶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的MCID和PASS达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责任椎体局部疼痛VAS评分、腰骶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责任椎体局部疼痛VAS评分、腰骶部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腰骶疼痛的有效方法,两者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单侧穿刺有骨水泥注射量少和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关 键 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腰骶疼痛 椎体后凸成形术 穿刺入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