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邬非非 Wu Feifei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新诗构建研究(1917-1937)”(23YJC751033)。
摘 要:“国语”概念在新诗领域的引入为白话诗诗学理论构建提供了言说角度和思维方式。胡适作为中国现代白话诗的较早实验者,以“国语”为基点建立起中国新诗诗学理论初始模型,并引领了一众诗论者从“白话”“自由”“平民”“写实”等角度思考诗论建设。初期“国语”诗论的模式化构建引起了一些批评和不满。一些诗人及评论家意识到以“国语”构建新诗理论的局限和缺失,这为日后重新阐释“国语”,引导新诗理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