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北上”创作转型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姝岩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戏剧之家》2024年第27期162-164,共3页Home Drama

摘  要: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的发展陷入瓶颈。1997年香港回归后,内地和香港地区在电影方面的交流更加深入。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促进了两地电影行业的合作。香港电影导演由此开始“北上”,并将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内地,这些导演开始探索,积极地寻求改变。对内地的适应还导致了他们的摄影创作在“北上”之后呈现出新的特征。随后他们开始扎根中国文化,注重价值取向,在电影创作上开始转型。我国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电影人才与资源的输入与贡献。然而,在香港导演纷纷“北上”,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与机遇的同时,因两地文化差异和观众偏好不同,他们也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香港电影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的同时,巧妙融入内地市场的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成为了摆在每一位“北上”香港导演面前的重大课题。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在影片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土与国际的对接,希望创作出既受内地观众欢迎,又不失香港特色的电影作品。

关 键 词:CEPA 香港地区 导演 创作转型 

分 类 号:J903[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