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川地方候补官员学堂教育——课吏馆的设立与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玉蔓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

出  处:《品位·经典》2024年第13期133-135,共3页

摘  要:课吏馆最早由各省的督抚大员设立,主要用来培训考核分到省里的候补人员,以此整顿吏治。“新政”期间,光绪皇帝通令要求全国一体遵行,之后课吏馆一举成为清朝培养、考核候补官员的专门机构。1903年,锡良创办四川课吏馆。1906年,四川总督锡良在原课吏馆的基础上创办了四川法政学堂。虽然后期由于立宪运动的开展,加之晚清政治的腐败,四川课吏馆开办的时间不长,但是课吏馆在对四川候补官员的培养考核及澄清吏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 键 词:四川课吏馆 候补官员 吏治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