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消逝,或大型叙事的终结——论网络短剧的媒介定位与叙事美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斌[1]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

出  处:《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摘  要:网络短剧从未像今天一样贴近我们的眼睛与拇指,“刷剧”这个词,也因为网络短剧的存在,更加形象地描述了如今“观看”(Gaze)的形态。从媒介发展的角度观察,网络短剧的形态似乎“既新又旧”。其一,“新”在于全新的制作模式。影视制作对技术和资本体量的门槛要求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制作新势力加入进来;特别是流量自媒体的加入,让短剧呈现出更多的个体化形态。其二,“新”还在于全新的文化观察视野。新的日常生活内容如今有资格进入制作范畴,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关 键 词:媒介发展 图像模式 观察视野 影视制作 叙事美学 制作模式 观众接受 网络短剧 

分 类 号:G222[文化科学] 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