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应注意的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阳明 李江涛[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杭州310000

出  处:《肝胆外科杂志》2024年第4期243-246,共4页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基  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4C03172)。

摘  要: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定义为手术中或术后诊断的胆道系统意外损伤,常导致胆汁瘘或非结石性胆管狭窄。IBDI往往会引起胆道感染、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受医生经验、处理方式等因素影响较大,对病人的IBDI最佳治疗方案应基于损伤类型,结合发病时间、损伤程度、患者一般状态进行选择,并最终通过对无瘢痕、无炎症、血供良好的健康胆管进行修复重建,恢复其连续性及完整性[]。胆道损伤修复目前仍有很多争议,如损伤程度评估、修复时机,修复方式等,针对上述常见问题,本文讨论如下。

关 键 词:胆管 损伤 

分 类 号:R657.4[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