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默彪[1] Lin Mobiao
机构地区:[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42-58,共17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把总体性辩证法看作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并用以审视现代人的物化生存状态,是卢卡奇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理论特征。他们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解读虽然有其历史语境和独到的发挥,但也并非他们发明出来的概念和虚构出来的“神话”。马克思历史观蕴涵着丰富的总体性思想,是一种以“不在场”方式在场的历史解释原则或隐性的分析框架,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的格式塔式的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话语体系和问题场域,是马克思透过历史表象所揭示出来的历史深层结构及其过程的“涌动的思想潜流”。本文把马克思总体性思想归整为三个议题:本体论意义上的总体性历史;价值论意义上的总体性的人;方法论意义上的总体性辩证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24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