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沈阳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9期1781-1784,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90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2019-MS-23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摘 要:“肝体阴用阳”是对肝脏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强调肝之阴阳属性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并存互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肝体用两者一藏一泄相互依存制约,以维持肝脏代谢平衡,进而提出“肝藏泄一体观”的概念。本文论述了“血”与“气”即为“肝藏血”和“肝疏泄”功能的外应,故血气失和实则是藏泄失衡的外在表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无不有赖于肝体藏血和肝用疏泄两者和合而用,肝之藏泄失衡应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病机。其中血浊是其始动因子,火郁为藏泄失衡的具体体现,瘀阻为该病的进展信号,积毒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终末期表现。临证治疗应注重藏泄共济,重视体用同调、审因分消、疏补并施,以期为中医分阶段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肝藏泄一体观 肝体阴用阳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藏泄失衡 藏泄共济 体用兼顾 审因分消 疏补并施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