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举玉[1] Tang Juyu(Department of Orthopedic,Hand and Microsurgey,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8,China)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手显微外科,长沙410008
出 处:《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4年第5期581-58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1577);骨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经费(Z047-01)。
摘 要: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发展成为头颈、颌面、躯干与四肢重建的主力皮瓣[1~5],特别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该皮瓣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6~9]。虽然该皮瓣临床应用较为成熟,成功率高,但在移植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10~13],一旦发生并发症,轻者可能影响创面愈合、供受区外观与功能、延长疗程、增加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重则可能导致皮瓣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进一步提高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成功率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