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早期带状疱疹的疗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冬梅 李淼 宋学 杜金萍 

机构地区:[1]涿州市医院麻醉科,保定072750

出  处:《中国医师杂志》2024年第9期1426-1429,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基  金: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2341ZF197)。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涿州市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口服镇痛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加巴喷丁+阿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 12)。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皮损治愈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皮损面积、神经后遗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分别为(2.8±0.9)d、(6.5±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52,P<0.00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皮损治愈时间分别为(9.3±2.1)d、(13.7±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2,P<0.00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5.6)分、(78.3±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5,P<0.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皮损面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21,P<0.001)。观察组患者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分为(2.4±1.2)分,对照组患者的SF-MPQ评分为(6.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3,P<0.00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6.0%(3/50)、18.0%(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8/50)和6.0%(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缩短镇痛时间和皮损治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小皮损面积和神经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带状疱疹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药 抗病毒药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